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127节 (第1/2页)
打开门,就看到门外的郝师长,以及上级派来的顾问团。 “有点急事找你,没影响到你们一家人休息吧?”郝师长笑得一脸和蔼,跟符横云打完招呼,立马朝他身后看去,“小姜呢?不会是睡觉了吧。” 素来威严的郝师长这会儿笑得跟弥勒佛似的。 别提多和蔼可亲了。 如果说一开始知道红外探测仪跟姜糖有关,郝师长感慨过符横云运道不错,穷山僻壤里挑的媳妇挺拿得出手,但要说多当回事,不至于。 省一机是大厂子,姜糖年纪轻轻能参与到大项目里确实证明她足够优秀。 但参与项目和主导项目亦或者独立设计,那是两回事。 天纵奇才的人,郝师长见过不少,姜糖在她眼里着实不够分量。 可现在在他眼皮子下搞出了那两张设计图,郝师长已经把她放在了和陈秀仁对等的地位看待。 甚至更亲近一些,毕竟是他们六十八军的人嘛。 “还没,各位先进来吧。”姜糖站在堂屋门口。 郝师长走在前面,陈秀仁和同行另两位走在后面,进门后小张顺手把院门关上。 陈秀仁视线扫过院子,目光自然而然飘到开着窗的书房里,他视力不错,将书架上摆着那排书的书名看了个清清楚楚。 最终定格在凌乱的书桌上。 这样巧妙的设计,就是在这么不保密的书房里完成的啊。 他眉头微不可见地拧了一下。 姜糖见到郝师长到来的第一秒便知道,她给出的东西受到重视了,因此格外淡定地给几人泡了茶。 “小姜啊,这是你画的吧。”郝师长笑着指了指陈秀仁手里的图纸,说道:“陈工想跟你聊聊,你有时间吗?” 虽是询问,但语气强势地对符横云说道:“我看你们桌上碗筷没收,是训练回来晚了还没吃饭吧?那你赶紧去,放心,欺负不了小姜。不过这碗啊,一会儿你得自己刷咯。” 符横云无奈一笑,“成,我带孩子,我刷碗!” 姜糖接过陈秀仁递过来的图纸,看了一眼,笑道:“是我画的,还有几张在书房抽屉里。” “能给我们看看吗?” “当然。”姜糖瞥到门口探出小脑袋的两个小家伙,微微抿唇,“带他们到卧室去玩吧,咱们到客厅聊。” 陈秀仁是科研所的人,按理说搞科研的人不该到这里。 但六十八军前阵子缴获了一批装备,似乎是大洋彼岸支援给南越的,是第几代不好说,是不是最新的也不清楚,总之比国内部队配备的强,威力不是一个等级。 就近的粤东科研所便派了人过来。 陈秀仁起初还有疑虑,毕竟对木仓械武器这么熟练的人怎么会在部队带孩子。 在来的途中他迅速浏览了姜糖的档案,得知她在邻省军工机械厂呆过才将这份戒备心放下。 姜糖有心出力,自是知无不言。 边说自己的想法,边在纸上勾勒。 陈秀仁跟林天和看着她的动作,心中诧异不减,这姑娘很年轻,但在这方面的知识储备量非常足,天赋是一等一的好,她作图的手法很随意,根本不用辅助工具,但画出来的线条简直跟用了尺子一样,直线曲线,比例大小,一笔就成。 摸惯了木仓械的人,更是一眼就能看明白她改动的零件是哪个部位。 “我拆过缴获的那把,它的活塞头和活塞筒配合很松散,所以射击精度受限,那我将活塞和枪机框分离。” “所以在调节器上开两个导气孔也是为了提高精度?” “对,陈先生,林先生,你们觉得导轨长度……” “……” 几个科研狂人惊叹不已,不断抛出新的问题,姜糖应付得游刃有余。 这越是沟通,就越觉得姜糖在部队照顾家庭太埋没。 陈秀仁稍加思索,忍不住想给姜糖找点事干:“有没有想过到咱们科研所为国效力啊?” 姜糖闻言,跟符横云对视一眼,笑着回答:“开春得到京市念书,如果以后粤东科研所还要我,那我肯定来。” “哈哈哈哈,好,那我和天和就等着你咯。”陈秀仁也笑,还没有系统学就能做到这般,等真遇到靠谱的老师教,前途无量啊。 “你被哪所学校录取的?曾经教我基础物理的老师也在京市。” “航空大学。” “哦?那敢情好,老师正好调到航空大学做副校长,四舍五入,咱们就是同门了。” 只要是技术这一块,不管民用还是军事,国外对国内实行的都是全面封锁政策。 武器这方面更是大都从国外购买,虽说国内各大研究所也一直没放弃研究,但基础薄弱以至于成果不太理想。 而买回来的,很难是对方当前最顶尖的科技,几乎是被人家淘汰的一批。 就这,还是花了大力气的。 如今举国上下,对人才的渴求已经到达临界点了。 姜糖继续深造下去,只要路子不走歪,将来成就必然不低。 “好,我这就回去,让人赶紧制造出来,咱们还需要时间调试改善。” 姜糖自信,却不自负。 听到这话也微笑着点头:“当然,一人计短,三人计长。咱们还能在目前的基础上继续改良。” 陈秀仁眸光中的亮光更加炙热。 跟林天和对视一眼